時隔多年後,美國經濟看似又進入最新一波的衰退期,對台灣科技產業來說,直覺得不
  可能是個好消息,反應在股價表現上,也早已如自由落體般墜落。只不過,「危機就是
  轉機」的例子,早已不只一次在台灣科技產業鏈中上演,美國科技股因經濟前景不佳,
  勢必會再次有效瘦身,以重拾市場競爭力的考量,在過程中所衍生的商機,看來又會變
  成台灣科技公司再次大幅成長的養分。

  回頭看看台積電、聯電、日月光、矽品、力晶、鴻海、華碩、廣達、仁寶、宏達電、友達
  、奇美電,及聯發科等台系科技大廠10年前的模樣及今日的模樣,台灣科技產業確實在過
  去10年間,打了一場空前的大勝戰,而這些本土科技大廠賴以成長的養分,歸根究底,竟
  是前一波的美國經濟衰退走勢,讓更具成本及效率競爭力的台廠,在當中趁勢竄出。

  
  對美國科技業者來說,面對每一次大環境的景氣衰退及每一波自家公司的成長衰退走勢,
  重新檢視內部核心產品及技術競爭力,都是每位CEO必須在第一時間內要作的事。也因為
  如此,前一波美國經濟衰退時,美科技大廠接二連三把晶片製造及產品組裝的大餅往外拋
  出,因為,晶片製造及產品組裝的競爭力明顯不符合市場所需。

  在美國科技大廠這樣重新檢視自家公司競爭力的大旗下,過去10年前,台灣有了全球晶圓
  代工第1大廠─台積電、全球第1大封測廠─日月光、全球第1大主機板廠─華碩、全球第1大
  NB代工廠─廣達、全球第1大EMS廠-鴻海,全球第1大智慧型手機大廠-宏達電、全球前
  3大TFT面板廠-友達及奇美電,及全球前5大IC設計公司-聯發科。

  2007年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及2008年美國經濟可能衰退的壓力,其實已再一次逼使美國科
  技大廠重新檢視自家競爭力,在不具備成本競爭力及效率競爭力的科技產品組裝、製造,
  及研發工作等市場大餅,可望在未來幾年內陸續釋出下,台灣科技產業當然有本錢再次化危
  機為轉機,使用吸星大法,將新釋出的訂單轉為未來10年的最新成長動力。

  只不過,由於前次美國科技大廠已陸續釋出晶片製造及產品組裝訂單,因此,2008年後開
  始新增的市場大餅,雖然仍有一些晶片製造及產品組裝訂單,但在大陸廠商也因為成本競爭
  力的興起,可以坐分一杯羹後,這部分的甜頭可能不會較以往來得大。但是,可能會釋出的
  產品及晶片研發大餅,反而可能是這幾年來不斷強化創意競爭力的台灣科技業者,最想爭取
  到的中、長期合作關係。(趙凱期)
  
  資料來源: DIGITIMES
  重點整理: 法蘭希爾特の第八度空間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kjk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